党支部开展保密知识培训课件_行业动态_爱游戏官网下载app_爱游戏官方综合
详细内容

党支部开展保密知识培训课件

时间: 发布时间:2024-04-08 03:18:59      【来源:行业动态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以下简称《保密法》)第二条规定:“国家秘密是关系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段时间内只限一些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从这一定义看,国家秘密由三个基本要素组成.

  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这是构成国家秘密的实质要素,是准确判定某一信息是否属于国家秘密的核心问题。依照法定程序确定。这是国家秘密的程序要素。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的信息,必须在履行确定相应密级的程序后,才能成为法律认可的国家秘密。所谓法定程序,是指《保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办法》(简称《保密法实施办法》)就确定、变更国家秘密的密级和保密期限以及解密所做出的一系列相应的规定。国家秘密的这一要素,是强调确定国家秘密的统一性与合法性,防止主观随意性。

  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些范围人员知悉。这是国家秘密的时空要素。国家秘密不可能是永远的秘密。随着一定的时间和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发生明显的变化,或变更密级或解密。在特殊情况下,也会发生密级由低变高的现象。国家秘密的接触、知悉的范围必须限定在需要知悉的范围内,不能控制知悉范围的信息就不能称其为国家秘密。国家秘密的三个基本要素互相联系,缺一不可。中央国家机关、省级机关及其授权的机关、单位能确定绝密级、机密级和秘密级国家秘密;设区的市、自治州一级的机关及其授权的机关、单位能确定机密级和秘密级国家秘密。具体的定密权限、授权范围由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规定。

  机关、单位执行上级确定的国家秘密事项,需要定密的,根据所执行的国家秘密事项的密级确定。下级机关、单位认为本机关、本单位产生的有关定密事项属于上级机关、单位的定密权限,应当先行采取保密措施,并立即报请上级机关、单位确定;没有上级机关、单位的,应当立即提请有相应定密权限的业务主管部门或者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确定。公安、国家安全机关在其工作范围内依规定的权限确定国家秘密的密级。机关、单位对所产生的国家秘密事项,应当依照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的规定确定密级,同时确定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应该依据事项的性质和特点,按照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需要,限定在必要的期限内;不能确定期限的,应当确定解密的条件。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除另有规定外,绝密级不超过三十年,机密级不超过二十年,秘密级不超过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