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以学为中心的智慧教学探索与展望_新闻资讯_爱游戏官网下载app_爱游戏官方综合
详细内容

【专家观点】以学为中心的智慧教学探索与展望

时间: 发布时间:2024-04-18 12:54:33      【来源:新闻资讯

  浙江大学信息技术中心智云实验室与西安智园软件开发管理有限公司联合成立了【,以教学与学习为核心,基于教育技术的理论与实务,分享教育信息化的前沿观点。

  陈文智教授:浙江大学信息技术中心暨智云实验室主任、从事教育教学工作近30年、网上浙大战略布局的建设者、不停教、不停学的信息化守护者

  孙林宏证博士:智园教育研究院院长、教育科技博士、担任多本SSCI、SCI、EI国际期刊审查委员、发表数十篇教育科技国际期刊与研讨会论文

  智园孙林宏证博士:谢谢智慧教学应用技术实验室团队的安排,我们在前几天的云栖大会中听到主任提到「四元世界+学习2.0」的创新思维,可否请您跟我们简单分享下呢?

  浙大陈文智教授:谢谢实验室的安排!概念是这样的,随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教育科技的深层次地融合,我们在思考未来的教学时,范围已经不是单纯的师生和教室,而是所谓的「四元世界」。四元世界主要包含了人的世界(例如:老师、学生等)、物理世界(例如:教室、宿舍、餐厅、相应设备资源等)、机器世界(例如:云计算、学在浙大、各式信息系统等)、信息世界(基于AI技术赋能、数据记录等)。而四元世界的发展,让学习的环境、学习的对象、教学的方法都发生了改变,从过去以教为中心,走向了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新模式,也是所谓的“学习2.0”概念。

  智园孙林宏证博士:是的,这个概念与研究院一直重视且持续实践的理念不谋而合!从环境来看,过去多数师生教学大多依赖于实体物理教室,基于教育科技的快速地发展与多元应用,再加上年初的疫情影响,让许多学校加速全校教、学、评、管的数字化与在线化。而虽疫情的发展,师生逐步返校,后疫情教学支持与挑战也契合我们去年年初发布的思路:线上线下融合,也就是Online-Merge-Offline Instruction, OMOI的实现。

  浙大陈文智教授:早在前几年,浙大已经启动新一代网上浙大的变革计划,2019年与智园共同打造推出以学习为核心的「学在浙大2.0」,牵头联合几个深度合作伙伴,像阿里云、钉钉、智园教育研究院等。同时打通物理环境(也就是智慧教室)、线上环境(也就是学习平台),以及正在发展的学习路径规划(也就是知识图谱),逐渐形成「三通一合的教育新范式」。全校超过7000门的课程教学,也虽疫情过渡,发展出「空对空、地对空、地对地」的多模式空中课堂。

  智园孙林宏证博士:非常有意思,从教学模式来看,国际上在2010年前后就曾提出过混合弹性模式,也就是Hybrid混合加上Flexible弹性,形成HyFlex模式。但可惜的是当时没能有效实现;现在因为疫情冲击,加上信息科技的成熟,再度进入大家眼中。HyFlex模式是一种结合面授face-to-face和线上学习online learning的新型模式,同时覆盖线上、线下、同步、异步场景,让学生有学习方法、学习路径、学习体验上的选择与支持,提供学生多型态学习经验,也提高了课程进行方式多元化。而在疫情爆发初期,浙大的超前部署和高效率执行,将新型模式的实践往前推了一大步!

  浙大陈文智教授 :这确实是HyFlex模式的具体实践,浙大也在持续开展相关工作。这种变化的阶段,需要多方的配合与协作,才能有节奏的推进。而推进的过程中积累的教育大数据,和相关的分析应用价值,则是很可以让我们着重关注的方向。

  智园孙林宏证博士:是的,其实在DIKW体系理论中,底层是数据data,从数据可以提炼出信息information,而组织多元信息能形成知识knowledge,多层级多维度的知识则会促进形成智慧wisdom及相应智能应用。而底层的数据,首要的目标就是先收集,才能做进一步的筛选和提炼,体现更多价值。

  浙大陈文智教授:所以刚刚我们提到的三通一合的教育新范式,实际上的意思就是把线上线下环境整体融合,覆盖同步异步全场景,让老师、学生、课程等不同数据来源能有效整合,用一种体系化的思维来推展具体工作,从上到下落实,同时从下到上呼应。让原本只单纯记录的数据发挥更大价值,服务于师生和教学需求,现在我们常谈到的全人教育、终身教育等全球趋势方向前进。

  智园孙林宏证博士:陈主任提到了一个关键核心理念,也能说是各国高校的关注点ㄧ教育教学改革。从过去对学生的知识传授、态度的形成,到这几年许多学校在谈的技能、能力培养,像是以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理念的课程改革,再到国际上逐渐兴起的CCBE(core competence-based education)基于素养的教育变革,在信息化实践方面,就需要考量以关键教育数据为基础,让人工智能赋能数据,进而驱动教育教学的演化。落到实际推进上,也许可以从智能课堂报告、学习者画像、教学质量评估框架与指标、决策指标与报告等角度作为抓手。

  浙大陈文智教授:没错,就像孙林博士说的,对于智慧教育教学的未来,我们这几年也注意到国际上的趋势,都在关注构建以立德树人、全面发展为导向的人才教育培训体系。从浙大角度来看,那不仅是理想,更是我们正在实现的目标,以及培养KAQ全方位人才,覆盖知识、能力、素质、人格全方面的培养与支持体系,打通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人文培养、师生教育等领域,连结第一课堂到第四课堂的场景,形成「千人千面智慧教育生态体系」。

  智园孙林宏证博士:是的,浙大的成功模式,也可以体系化的开展三元互通闭环:体系化实践工作、体系化提炼经验、体系化复制模式。后续我们大家可以结合学术界、教育界、产业界能量,协同阿里云、智园的经验与研发实力,从理论体系的建立、实务技术的研发、教研应用的探究三个维度来切入,往智慧教学、智慧学习、智能评价、智能管理四个方向来开展,形成以数据驱动为基础、学生成功为目标、线上融合线下环境的新时代智慧教学生态体系。这刚好也完整呼应到陈主任提出的「四元世界+学习2.0」概念。

  浙大陈文智教授:我们也非常期待通过联合实验室的牵头,一起加速推动、落地实践创新教学的理念目标,为老师、学生、学校、社会带来更多实质的教育价值。

  智园孙林宏证博士:非常同意陈主任的观点。最后,再次谢谢智慧教学应用技术实验室的邀请,也谢谢陈主任拨冗交流,期待我们聚合过去成功经验、协同逐步实践智慧教学、一起向未来教育大步迈进!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