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行业怎么样才能做好产品管理_职业技能_爱游戏官网下载app_爱游戏官方综合
详细说明

芯片行业怎么样才能做好产品管理

来源:职业技能    发布时间:2024-04-17 10:38:12
暂无价格
产品说明

  芯片公司的CEO和各业务部门的副总裁多数情况下都由产品,市场人员逐步升迁而来,有时也会从销售部门的高层平移而来。虽然技术部门也有升迁到设计,应用,测试总监甚至CTO的上升途径,然而芯片公司因为其科学技术研发和客户支持的需求,一般技术岗位的工程师人员众多,比起产品,市场和销售人员可能是十几比一甚至更悬殊的比例,其上升瓶颈不可避免地显得更为狭窄。有些朋友感觉自己做工程师的上升潜力有限,因此会和我探讨如果转行到商品市场经理需要什么样的能力,以及需要做什么样的准备。

  作者通过个人管理一个市场团队,感受到商品市场的职位其实很难选到合适的人,因为希望进入芯片业界的人,从学业训练和性格上来说,本身并不一定适合产品,市场或销售岗。基本上进入芯片业界的都有工程学位,而有工程学位的毕业生第一份工作多半都是工程师,少数比较外向的可能开始会去做销售,那么什么样的人适合调整自己来做产品和市场岗呢?

  在芯片产业做产品和市场,当然首要的是专业领域的知识,不需要非常精深,但是要足够能做出让人信服的判断。除此以外,也需要灵感,个人魅力,人际交往能力,和业界经验。

  工程分析和市场分析的区别很大,我们做工程师的时候,往往有既定的线性前进的任务:设计某个电路,测试某些参数,解决某个故障,等等。而市场分析因为涉及很多商业和人的行为分析和预测,就更复杂,混沌,而且没固定的目标,因此就需要一些从现象看本质,先发散再总结的思考。

  比如我们了解到客户选用了某颗TI的芯片,量比较大。那么我们就需要很多发散的思路:

  是否需要全新的工艺和封装?需要多久研发?研发假如需要一年,到时是否机会仍然存在?

  曾经某资深工程师和我说:”某种芯片的控制方式是好”,我就和他讲:在中国台湾地区,说自己就是好,说自己就是好,可是这样的辩论又有什么意义呢?我们单纯说自己的控制方式是好,无论对销售,对客户都没什么价值,只有先发散思路,把各种细节一一做好比较,让客户做出自己的判断,那才有机会算是真的好。

  另外一项所需的特质是人际交往的能力。很多工程师一谈到人际交往,就说哎呀喝酒我不行,应酬我不行,其实单纯的喝酒应酬,环境吵闹,只能诞生廉价无意义的交往。在职场的交往,主要是善于发问,善于聆听,善于交换信息,此外,也要对朋友有真正的关心,非得在一对一安静的环境里才有机会交心。有朋友说:现在谁还缺顿饭吃?

  做市场需要一些创造力,时常我们面临着从战略到战术上的各种挑战。战略上来说,需要时时思考怎么样提出能够盈利的产品想法,战术上,公司可能有无数的具体问题是需要想出解决方法。

  举个战略挑战的例子:假如我们正在拜访某大客户,对方认为我们某新产品总体不错,但是某特性较欠缺,如果能在3个月内提高则可优先考虑用在某项目中。(这是一个作者曾经处理过的案例),那么我们大家可以如何回复?

  举个战术挑战的例子:假如某客户使用我们某芯片量产某电子科技类产品,而出于某一些原因,对方的产品故障结果导致汽车召回或者地铁停运,对方认为是源自我们的芯片问题,而要求赔偿。(这又是一个作者曾经处理过的案例),我们该如何解决?

  举一个更加简单的例子:假如最近频繁有销售来抱怨,他们申请的芯片样片花了很久都寄不到客户那里。请问如何应对?

  这些问题也是作者可能在面试中问的开放问题选择。这些问题该怎么样回答?没有绝对最优解,可以提出的想法多种多样而且可能都是成立的,即使是没有商品市场背景的候选人,也可以有很好的思路,这里从思考到最终提出各种建议的创造力,是考察候选人的很重要一环。当然也许入职了以后,能够找到更优化的应对策略,但是思路是否开阔,不需要入职就可以考量。

  这种应对挑战的创造力也与所谓的领导力(或者可称为影响力)捆绑在一起,无论我们应对的提案如何,最后都需要与管理层,销售和工程师们讨论并且说服对方来支持自己,或者讨论出更合适的方案。要能够影响和团结整个团队(即使很多小组成员并没有直接的汇报关系)。

  产品市场人员还应该对市场和竞争者的变化有足够的好奇心,很多这种好奇心带来了新的合作伙伴和市场信息。虽然看似简单,然而这样的好奇心是要建立在日均一两百封邮件和各种会议的基础上,那么是否我们还能够主动出击去吸取信息,就不容易保证了。

  作者自己从工程师转向市场和产品方向可以说是因为阴差阳错,2010年时IR正好需要懂电动车系统的市场工程师,而我从做电动卡车的经历正好切入,然后多年来逐步向产品和市场管理过渡。而不少希望做商品市场的工程师并没有这样的机缘,因而觉得去读MBA可能是转行的敲门砖。我自己认为读MBA很有帮助,然而一定要早读,最好工作五年之内就去读,这样有了一点工业界的积累,MBA的学习有助于认清自己未来的方向,哪怕毕业后重新在新行业开始都不算晚。有些朋友在30几岁时才去读了MBA,而MBA毕业后的校招项目是一视同仁把所有学生看作无经验的新鲜毕业生,因此如果这时转行的话就比较吃亏。很多工程师读了MBA以后,还是留在原来的位置继续做工程师,这样至少以后面对工程问题时,也能从不同角度来看待问题,也可以待时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