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坑指南:产品评审会时新人容易踩的5个大坑_职业教育_爱游戏官网下载app_爱游戏官方综合
详细说明

避坑指南:产品评审会时新人容易踩的5个大坑

来源:职业教育    发布时间:2024-05-30 05:08:09
暂无价格
产品说明

  从这次线上评审会,我们能很明显的看到,产品新人评审时容易踩很多坑,作为多年的产品经理的我们,似乎也看到了第一次被评审时的自己。那么,如何让新人更好的知坑避坑呢?

  今年,起点学院联合出版过业内第一套后台产品书籍的刘志远老师一起,做了一次大胆的常识,将产品经理工作中的产品评审会首次从线下搬到了线上并且全网直播,这不仅给新人一次真正的在实战中思考和落地的机会,也给在线的众多新人产品经理更加深入的了解产品经理的实际在做的工作流程。

  这是一次颇有意义和颇为大胆的尝试,面对数量如此之多的拼审团,面对数量如此之多的产品经理在线挑刺,相信这样的锻炼机会肯定能让被评的产品经理更快速的成长。这是首次全网直播的线上评审会,相信这次被评的产品经理难免会由于紧张等种种原因导致无法发挥出正常的水平,面对这么大的参评压力,能够顺利的按照计划把原有内容讲解完毕就已经很值得鼓励了。

  但从这次线上评审会,我们也能很明显的看到,产品新人评审时容易踩很多坑,作为多年的产品经理的我们,似乎也看到了第一次被评审时的自己。那么,如何让新人更好的知坑避坑呢?下面我简单总结了几个新人评审会时易踩的几个坑,让新人能够更少踩坑,更快成长。

  本次评审距离上次项目启动会隔了1个礼拜的时间,间隔时间相对来说比较长,容易让听众遗忘。除此之外,咱们不可以保证本次参会人员与上次项目启动会的参会人员群体完全相同(即存在有人这次听了但上次没听的情况),因此导致出现了一种情况就是:“我认为你必须要知道,实际上可能我根本就不可能知道或者已经遗忘了”。比如:参会人员不知道只做自营,参会人员不知道只做APP。

  本次评审会参会者可能来自于各行各业,有的参会人员可能都从来就没接触或者没有深思过电商的产品实现逻辑,如果考虑到这种听众,有些有助于理解的知识点就应该略带一下,否则就轻易造成出现听众懵逼的情况。

  背景简述(项目背景、商业目标、面向用户群体)+产品规划思路+功能总览+功能细节+就参评团关注点进行详解并讨论。

  产品评审会面对的用户不同,参评团关注点就会不同。因此评审时我们讲解的内容偏重就会不同。通常工作中的评审遇到的参评对象可能有老板、领导、市场、运营、架构师、UI、开发、测试等。

  其中老板、领导、市场、运营可能更关注于产品的商业经济价值、营销卖点等。当评审团中有这些用户在场时,我们肯定要在讲解产品设计逻辑的过程中,对整体的价值和各个功能模块的价值等方面多多讲解,并需要积极引导这类参评人员在这方面参与讨论并争取获得更多意见,从而更好的让老板、领导、市场、运营等同事更好的支持产品并提出多方优化意见。这样集大家的智慧和大家对这样的产品共同的目标志向,不仅有利于让产品从多维度考虑做得更好,而且还能有利于让老板、领导、市场、运营在未来对这样的产品在各个层面有更多的资源倾向(推广资源、运营资源、维护资源甚至开发资源)。

  面向架构师、UI、开发、测试等参评人员时,这些参评用户可能更关注于产品的架构设计、产品的风格导向、产品的开发实现逻辑、产品的正、异常流程的交互处理逻辑等方面。当参评团中有这些用户在场时,我们不仅要简要的将整体价值和功能价值阐述给大家,还需要着重讲解每个功能设计的初衷、设计实现的功能要求并积极引导这类参评人员从架构设计、开发实现等各个角度提出对应的问题,让大家彻底理解我们要做什么、我们为何需要这么做、我们怎么做、这么做有没问题,从而让产品更快更好的落地实施。

  本期面向的用户虽然是广大参课网友,但本次评审会模拟的是真实评审,与真实场景还略有不同。故除了上述两类模拟用户都需要照顾得到之外,还得考虑一下上次项目启动会没听的网友能否听懂。因此,若能够简单回顾一下项目的背景并且阐述一下整体的设计目标,就会防止类似于“某个功能怎么都没有”这样的疑问。

  本次评审可能准备比较匆忙,被评小伙伴还没有来得及调整自己的吐字清晰情况,也没适应投屏屏幕模糊时看不清楚的情况。这种坑,就没有考虑到现场受众的体验,其实可完全提前避免的。

  通常组织评审会时,我们会提前去会议室连接好投屏设备、对到场人员参会情况做好预估。评审时,我们应该将投屏的页面内容放到合适大小,好让参会人员看得清楚,或者写板书时必须要格外注意是否要移动板书的位置,写字大小需要控制到多大等。

  (2)线年是不太寻常的一年,今年2月和3月我们很多人都是在家办公,可能大家都组织过内部线上评审会。线上评审除屏幕演示效果需要仔细考虑之外,还得保障:有良好的网络、保证有相对安静的环境、提前调节好电脑音量、提前测试一下发音最优分贝、提前测试一下发音者与麦克风的最优距离、能练习一下自己的发音问题和吐字问题(线上评审没有手势交流时,对发音的要求起码得是让其他人听得清楚你说的是什么)。

  有些被评小伙伴可能是第一次参加评审会,并且第一次参加这么大的线上评审会,因此讲解时无法将自己的真正思路讲解出来,只能照着屏幕一个点一个点的念,这种也是典型的产品新人在评审会中容易踩的坑。

  原型图该讲的细节不讲,不必细讲的地方花费很多时间去讲,这种不知道该细讲什么和改粗讲什么也是产品新人评审时很常见的坑。

  新人产品经理在评审会中还会有可能会出现一种典型的情况就是:“不讲背景和逻辑,上来就讲功能的增删改查”,其实单纯讲功能而不讲解为什么,你的整体设计思路可能就不会被得到理解和认可,得不到理解和认可就达不到评审会的目的。这是一个很严重的坑,新人产品都得注意。

  我们在召开评审会,就为了让别人理解并支持我们的产品规划设计。新人产品经理在评审会上有可能会出现讲解过程没有规划好、讲解思路不清晰的情况,这很不利于受众理解。受众不理解的评审会就会出现两种结果:

  评审会上尽量要讲解全面,新人产品经理进行产品评审时,容易漏掉讲解内容,甚至在讲解原型时还存在漏页的情况。产品评审漏说的项,产品研究开发时就极有可能漏做,一旦不做就会导致产品开发后期甚至是测试时才会发现这样一些问题,因此导致各种返工浪费研发资源。这也是新人产品容易踩到的坑。

  思维导图是一个很好的思路规划工具,但是思维导图不是拿来照着念的。我们在思维导图上可以整理一下自己讲解的思路和逻辑并提炼一下我们要讲解的点,整理完导图后,我们该提前预演一下讲解过程,查漏补缺。这张导图一般都给自己看的,有了这张导图,我们在产品评审时,就能让自己的讲解的要点更加完整,让自己讲解的逻辑更加严谨。

  产品新人评审会中非常容易被各方开怼,比如架构师会从产品架构设计思路上开怼,研发人员会从开发实现上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并向你开怼等等。

  评审会的受众是会议的参会人员,新人产品在评审时有可能会出现自顾自说或者应接不暇的情况,参会人员的疑问无法及时回答,甚至无法给出一个互动反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