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州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常州市深化职业学校内涵建设夯实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基础实施建议》的通知
时间: 发布时间:2024-11-26 06:41:57 各有关辖市(区)教育局,常州开放大学、各中等职业学校、常州市教师发展学院、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现将《常州市深化职业学校内涵建设夯实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基础实施建议》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为强化职业学校规范管理,深化职业学校内涵建设,推动职业学校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根据上级有关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习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锚定常州“1028”产业体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双师双能师资培养,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持续推动职业学校内涵式发展,加快提升人才教育培训质量,为服务常州“532”发展的策略、建设“中国新能源之都”和实现“万亿之城再出发”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建设教育强市奠定坚实基础。 1.强化立德树人政治责任。坚持学校党组织对思想政治工作的统一领导,加强立德树人的整体性战略部署。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育教学与管理服务各环节。坚持五育并举,推进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推动大思政课建设。加强思政课程建设,推动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相结合,实施新时代职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行动,设立职业学校思政课程专项研究项目,打造一批思政教育示范课堂,宣传新时代伟大成就,讲好新时代故事。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挖掘各类课程的思政要素,打造一批蕴含丰富育人功能的示范课程,建设一批课程思政数字资源。积极参加区域内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盟,构建职业教育与大中小学育人衔接机制,提升思政教育实效。 3.打造高水平德育团队。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350的比例核定专职思政课教师岗位,严格执行思政教师队伍轮训和校本教研制度,提升思政教师专业能力,评选一批思政课教学创新团队。培育10个左右省级班主任工作室,建设一批协同育人共同体,提升班主任专业水平。构建一支专兼互补、内外结合的心理健康工作队伍,加强和改进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 1.优化专业结构。精准对接常州现代产业体系,扎实开展专业与产业体系吻合度调研,调优职业学校专业设置,撤并改造一批供给过剩、就业率低、职业岗位消失或招生困难的专业。强化专业设置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证,新建一批地方急需的新兴专业和紧缺专业。做强留常就业比例高的专业,每年遴选建设10个左右紧密契合常州主导产业的高水平专业,提升社会服务力。 2.建好教学资源。坚持“能用、好用、多用”原则,建好职业教育精品课程、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和专业资源库,接入国家和省级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对于省级及以上获评项目给予适当奖补。鼓励校企共同开发教材,每年遴选建设15部左右活页式、工作手册式和融媒体等新型优质教材。鼓励相同专业不同院校间数字资源共建、共享,并向企业和社会开放,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技能发展。推动实习实训设备更新,依规对职业学校与企业合作开展产教融合项目的设备投入,给予不超过设备投入的2%、最多50万元资金支持。 3.改进教育教学。制定并落实《常州市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规范》,提升人培方案、课程改革、实习实训、质量保障等方面管理上的水准。在规范办学行为的基础上,完善教学大赛、技能大赛、班主任大赛等培训和奖励制度,推动实质性以赛促教、以赛促学。鼓励开展教学改革,充分吸收行业企业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等,校企联合开发师生实习实训和生产性项目。推动职业学校设置备案一批合乎条件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构。培育一批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对省级以上一等奖项目给予专项奖励,促进教育教学成果有效转化应用。 1.优化师资队伍。探索实行“备案制”解决若干学校师资瓶颈问题,持续开展职教师资五级梯队建设,鼓励职业学校专项支持正高级教师后备人才发展,构建一支数量足、结构优、业务精、师德高的教师队伍。持续运行职业教育博导工作站,充分的发挥领军人才教育培训效能,培养一批省内一流、国内有一定的影响力的名校长、名教师。打造一批市级高水平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双师型”名师工作室和技艺技能创新平台等,对获评省级以上优秀团队给予适当奖补。 2.加强双师培养。实施“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突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注重专业技能和行业企业工作经历或实践经验,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升五年制高职产业教授选聘质量,强化产业教授专业引领、平台建设和研发技术等作用发挥。支持教师提升产业服务能力,教师在履行好岗位工作职责、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经所在学校同意,可按照合作协议约定或者有关法律法规,在企业兼职并直接取得合法报酬;教师在校企合作中合法取得的兼职报酬和科技成果转化奖励收入不纳入绩效工资、单位工资总额基数。学校开展校企合作所得收入,应当纳入学校财务统一核算和管理,可以按特殊的比例作为绩效工资来源。 3.做好师资培训。落实《常州市职业学校教师培训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提升教师岗前综合能力、教学能力、产业服务能力等。高标准、严要求落实职业学校教师全员轮训、企业实践规定,每年开展一次教师下企业实践专项检查,评选30名左右实践成效好的教师,给予适当补贴。 1.建强“两翼”载体。支持职业学校热情参加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依托各类主体共商学校专业规划、人才教育培训方案或职工培训方案、共组教学团队、共同开发课程、共建教学资源、共同实施学业考核评价。鼓励职业学校牵头组建或深度参与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校企协同开发教育教学资源,广泛开展委托培养、订单培养和学徒制培养,面向行业企业员工开展岗前培训、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服务行业企业技术改造、工艺改进、产品升级。 2.建优产业学院集群。紧密对接常州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推行产业学院人才教育培训模式改革,实现各校各系(院)产业学院全覆盖,大力培养与产业高质量发展相衔接、与市场需求相适配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提升对地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贡献度和毕业生留常比例。立足运作情况与建设成效,打造10个左右市级职业学校重点产业学院,给予专项支持。 3.打造开放型实践中心。支持职业学校加大省高水平现代化实训基地对外开放、服务发展力度,吸引规上公司参与建设一批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培养培训紧缺技能人才,支撑真实生产。支持职业学校与在常高校合作,在开放型实践中心开展科学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服务中小微企业产品研发。 各辖市(区)教育局和学校主管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现代化学校治理体系,在抓好规范办学的基础上,统筹各方资源,格外的重视和支持职业学校内涵建设,形成工作合力。市教师发展学院、市教科院要加大教师培养培训力度和教科研引领,加强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指导。各职业学校要把深化内涵建设作为提升关键办学能力和提高办学质量水平的有力抓手,落实“一把手工程”,加强项目绩效评估,坚决杜绝“重申报、轻建设”的现象,确保项目建设成效。 各辖市(区)教育局和学校主管部门要落实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法定要求,按标准足额保证职业教育事业经费,切实落实相关项目建设配套资金。各职业学校要加大内涵建设投入,多渠道筹措资金,通过校企合作等多种形式,吸引行业公司参与实施内涵建设。各职业学校要制定并规范项目经费使用管理办法,做到项目经费专款专用,强化资金绩效评价,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各职业学校要强化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建设,切实提高项目实施质量和成效,推动学校内涵建设在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争先进位、争当表率,产出一批优质职业教育内涵建设项目成果。省“领航计划”学校、省优质中职校等领军型职业学校要充分的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全市职业学校办学水平整体提升。 主办: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承办:常州市大数据管理中心版权所有:常州市人民政府电子邮箱:br/>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 (市行政中心)3号楼B座116室技术上的支持电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