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握专题课教学的方法要领来源:职业教育 发布时间:2024-11-16 13:43:39
产品说明
新修订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干部教育培训应该依据内容要求和干部特点,综合运用讲授式、研讨式、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访谈式、行动学习等方法,实现教学相长、学学相长。”《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2023—2027年)》(以下简称《规划》)指出:“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举办的党性教育培训班次中,课堂教学的比重不低于总课时的50%。”专题课属于讲授式教学,是一种传统的教育学生的方式,又被称为课堂教学,是教师针对某个理论或实践问题,在特定时间内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向参训学员阐释观点或解析问题的教学活动,是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形式。 专题课这一教学形式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全面性和准确性,能够较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然而,不同教员讲授专题课的效果大相径庭,有的让学员听得聚精会神,感觉“解渴”;有的却令人昏昏欲睡,感觉“乏味”。讲好专题课,是每一位干部教育培训机构专职教员必须练好的基本功。本文谈谈提高专题课教学质量与效果的心得与体会。 讲好专题课,最重要的是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健康状态。专题课的“题”,既可能是理论命题,也可能是现实问题,抑或兼而有之。专题课讲授内容必须直奔主题、围绕主题、切中主题。而切题的关键是紧扣中央精神,紧随理论热点,紧跟社会焦点,紧抓现实难点,紧盯学员疑点。专题课不是“一门课”,而是“一堂课”,在限定时间内不可能讲清太多内容,更没有办法解决很多问题。专题课标题不宜采用“概论”之类大而化之的表述,别贪图知识体系的完整周全,不要谋求面面俱到,应以点带面、点面结合,以小见大,讲到点上。 专题课的“专”,首先要求“专注”,集中解析所涉问题,要努力将其理论渊源、现实影响和破解之策讲深讲透。其次是“专业”,任意的毛病都涉及相应的学科知识,甚至是跨学科领域。教员选题时,要注意充分权衡自己是不是具有相应的专业特长,是否能够驾驭相应的知识要点,是否能够把问题解析得既专业又规范。最后是“专门”,弄清“给谁讲”,强调的是针对性。授课前,要对学员构成进行分析,把握其年龄、学历、职业、层级等信息,揣摩其对所涉及问题的知悉范围和深浅程度,研判其兴趣点和期望值,力求准确把握讲授的难易尺度和详略程度,不能毫无针对性地照本宣科,尽可能把干部教育培训的共性要求和学员的个性需求结合起来。 围绕中心、紧贴时代脉搏,是干部教育培训的生命所在。《条例》明确要求:“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应当以教学为中心,深化教学改革,优化学科结构,完善培训内容,科学设置培训班次和学制,改进课程设计,创新教学方法,规范现场教学点管理,提高教学水平”“应当完善课程开发和更新机制,构建富有时代特征和实践特色、务实管用的课程体系”。 学历教育的基础课,既有固定的教材,又有统一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与要求一般来说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而干部教育的专题课,具有更多的自主性和灵活性,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与调整,及时把党的创新理论成果、中央大政方针以及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等内容吸纳进去。正如《条例》第十七条所强调的:“干部教育培训以深入学习贯彻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题主线,以党的理论教育、党性教育和履职能力培训为重点,注重知识培训,全面提高干部素质和能力。”这对教员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如同命题作文,同样的题目,会有不同的写法,而关键是如何使课堂讲授言之有理、言之有据,使人听了耳目一新。 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五新”,即概念新、观念新、视角新、材料新、事例新。一是必须吃透中央精神的新提法新要求,及时应用理论界的新成果新结论。干部教育培训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必须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自觉宣传、贯彻、践行党的理论和政策,必须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学员。二是及时掌握国际国内的新形势新趋势,跟踪研究改革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更新案例材料或统计数据。三是不断养成探索、观察、分析和思考问题的习惯。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学员获取信息渠道越来越多,这就要求干部教育培训机构的老师要善于把理论和政策语言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而不是简单机械地做一个“传声筒”,不断提升内容的时代感,做到“常悟常新”“常讲常新”。四是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对一些陈旧、不合时宜的教学内容及时删减,着力彰显教学内容的时代性、新颖性、开放性。切忌“两耳不闻窗外事”,不求新不求变,更不能固步自封,一份讲稿讲到底,反复使用没有新意的论点或不合时宜的例证。这种专题课讲起来无味,听起来乏味。 政治统领是干部教育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不管专题课的主题如何变化,都要始终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严肃性,旗帜鲜明讲政治。早在1943年8月8日,在中央党校第二部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就曾指出:“我们办党校,就是要使我们同志的政治水平和理论水平提高一步,使我们党更加统一。”习在2015年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明确要求:“坚持一切教学活动、一切科研活动、一切办学活动都坚持党性原则、遵循党的政治路线,坚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使命为使命,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归根到底一句话,就是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习在中央党校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暨202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指出:“必须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始终坚持党校姓党,坚持党性原则,自觉服从服务于党的政治路线,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 《条例》把“政治统领,服务大局”作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必须遵循的首要原则,把“政治过硬”作为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师资队伍建设的首要标准。干部教育培训机构所有教员必须从严要求自己,将“旗帜鲜明讲政治”贯穿于教学工作所有环节,做一名讲政治的教师。专题课教员要坚决维护党的威信和党中央权威,始终坚持“为党说话、说党的话”,在赞成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禁止什么、肯定什么否定什么上表明立场态度。干部教育培训的课堂是党的理论阵地,教员必须坚持政治立场与学术标准相统一,增强用学术讲政治的能力。专题课讲授不能变成任性随意的“脱口秀”,绝不允许为了赚取眼球而标新立异,更不允许为了迎合少数人而信口开河。 文论家常用“凤头、猪肚、豹尾”这“六字法”来要求文章写作。即,起头要如同凤头一样俊美精彩,主体要如同猪肚一样充实丰满,结尾要如同豹尾一样雄劲潇洒。专题课同样如此。好的专题课必定是一个“引人入胜”的过程。“引”字突出了教员的主导作用,不是单纯地注入或灌输,而是巧妙地、循循善诱地引导。“人”字确立了参训学员的主体地位,他们不是一般意义上如同一张“白纸”的学生,而是具备一定理论素养和实践经验的成年人或领导干部。只有因人而异,才能恰到好处。“入”是教与学相互贯通的过程,这种“入”是循序渐进的,可以曲径通幽,但不可以引入歧途。“胜”是指教学效果渐入佳境,如同一道亮丽的风景,把学员的注意力牢牢吸引住。 专题课引人入胜,是一个过程,更是一种境界。好的专题课善于展现“凤头”魅力,开门见山,直奔主题,三言两语便把学员的注意力吸引到问题的背景和症结上来。而专题课的主体部分则要抽丝剥茧、条分缕析、层层递进,既有理论阐释,又有事例佐证;既有过程梳理,又有结果解析;既有纵向追溯,又有横向比较,让人感觉内容丰满,“有货”“有料”。而结语部分要干脆利落,犹如“豹尾”苍劲有力,要么激励学员根据听课所得攻坚克难、担当作为;要么启迪学员按照听课所学不断思考、深入研究。“文似看山不喜平”,评估欠佳的专题课,开场白平淡无奇、啰里啰嗦、绕来绕去、使人不知头绪;主体部分又是理论成套、现象成堆、事例成群,形式上一二三四、甲乙丙丁,实则脉络不清,逻辑不明,使人陷入云里雾里;结语部分又做不到高度凝练、点到为止,要么是平平淡淡的总结评语,要么是高高在上的空洞口号。整个课程缺乏悬念,缺乏层次,缺乏高潮,没有引发思考。 专题课的目的在于确立或强化某种观念,澄清或消除某种疑惑,分析或解决某个问题,不仅要符合政治要求,确保观点正确,而且要符合学术规范,确保判断科学。教员对于所讲授的专题,首先要成为一个“明白人”,弄清楚专题所涉及的事理与学理,然后再考虑如何使学员也成为真正的“明白人”,这样才能体现出教员的教学能力和功力。 在备课过程中,要对主题所涉及的理论观点和现实问题进行认真思考,弄懂弄通基本原理和逻辑关系,做到了然于胸,并且能举一反三,这样讲课时才能有底气,否则只能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讲授时使用的所有素材,不论是引用史实、引证论点,还是列举事例、展示图表,尽量使用有准确出处或经自己整理的第一手材料。对于第二手材料,不能简单地奉行“拿来主义”,一定要辨明真伪,追根溯源,判断其是否准确、是否权威。有些人热衷于通过网络搜集资料,殊不知网络信息鱼龙混杂、真真假假、良莠不齐,其可靠性、准确性和权威性都值得怀疑,难免使专题课教学的严谨性和科学性大打折扣。在讲授过程中,凡属概念、定义、判断、史实、结论等内容,用词都要规范准确、简洁明了、朴实无华,不要添加过多的修饰。语速要适当放缓,注意使用肯定性的陈述语气,语调则采用前高后低,语势渐降的降调。要摒弃使用模棱两可、晦涩难懂的措辞,避免采用过于冗长、逻辑混乱的语句,这样才能使学员听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干部教育培训机构是铸魂育人、塑形赋能的地方。《规划》强调,要加强培训机构管理;弘扬学习之风、朴素之风、清朗之风。教态是教风的反映,是教员在学员心目中的整体形象,包括仪容、表情、姿势、手势等。良好的教态,能体现教员的人格修养、气质风度、素质水平,能引起学员积极愉悦的学习体验,是专题课教学评估的重要指标。教员的着装应该整洁大方、朴素端庄,切忌过于休闲随意。面部表情既要自然得体,也要和蔼和善,喜怒哀乐不宜表露太过,切忌神态僵硬或盛气凌人。眼神是内心情感最真实的流露,注意与全体学员视线交流,不能只盯着前排几个学员。要多用亲切、平等、信任的目光,善于用不同的眼神表情达意。不少教员习惯于坐着讲课,而从实际效果看,坐着不如站着,如果教室不是阶梯型的,差别尤为明显。站立要有稳定感和力度感,腰部挺直,腿不抖动,头部平正,落落大方,精神饱满。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教员要变化站姿,适当地走到学员中间,位移速度不徐不疾,不要总站在一个位置纹丝不动。手势是强化语言效果的重要媒介,手势要靠小臂和手的动作来完成。恰如其分的手势能够吸引学员的注意力,同时加深印象。教员的基本手势通常包括垂放、背手、持物、鼓掌、夸奖等,但手势要自然舒展。手势动作不宜幅度太大,不能过碎过多,不能故作姿态、过于夸张。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教无定法。专题课以讲授为主,但绝不意味着它只是教员的“独角戏”,只能“满堂灌”,只能“我讲你听”“我讲你记”。这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模式。《条例》明确提出干部教育培训应当综合运用的多种教学方法,《规划》也有类似的强调:“综合运用研讨式、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访谈式等方法,推行结构化研讨、行动学习等研究式学习,探索翻转课堂等方法。”这两个干部教育培训的纲领性文件所提到的教学方法,相互之间并不排斥,没有哪一种方式具有绝对优势、是“万能”的教学形式,而是各有侧重、各有特点、各有所长,也各有自身的适用范围。多种教学方式方法相互渗透、相互交融、取长补短是干部教育培训的一种发展趋势。 在专题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固然不能哗众取宠、追求表面的新颖,但也不能固步自封、刻板单一,而要充分把握干部学习的特点和规律,弄清楚学员应该知道什么、已经知道什么、还不知道什么、还想知道什么等需求信息。力求以学员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综合地灵活运用各种方式方法。可以不时设问,引导学员积极思考,产生研讨式教学的效果;可用案例分析,加深学员对论点的理解,达到案例式教学的效果;可用图片视频辅助,营造特定氛围,把学员带入某种情境,达到模拟式或体验式教学的效果。现代培训强调互动,但很多人把专题课最后的提问环节视为互动,这在某种程度上只能说是“答疑”。真正意义上的互动,是讲授内容能够引起共鸣,讲授方法能够激发学习热情,讲授过程能够实现教学相长。 专题课是讲授式教学,教员的语言是否准确、生动,有没有号召力、感染力、震撼力,与教学效果休戚相关。对于一堂好课来说,教师语言的技巧、温情、智慧、魅力等,起着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一位良师,只有当语言如汩汩清泉滋润着学员的心田,如清晨的阳光给学员的心灵洒下光明的时候,才能紧紧地吸引学员的注意力,使学员精神愉悦地聆听专题讲授。 教员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会直接影响专题课的课堂秩序和教学效果。同样的内容,不同教员讲授会有不同效果。语言表达能力强的教员讲课,会像磁铁一样具有吸引力,让人听得津津有味;而表达能力欠佳的教员讲课,学员心神不宁,如坐针毡。1942年2月8日,在延安干部会上的讲演《反对党八股》中列举了党八股的“八大罪状”,其中包括“空话连篇,言之无物”“装腔作势,借以吓人”“无的放矢,不看对象”“语言无味,像个瘪三”“甲乙丙丁,开中药铺”。用其来衡量某些专题课的讲授,似乎也有几分相像。有些教员从头到尾低着头,只顾自己念稿子;或者故作高深莫测,专业术语连篇;或者一味煽情,华而不实;或者东拉西扯,杂乱无章。而好的教员语言精练、准确、简明、顺畅、活泼,善于用自然流畅的叙述演绎专题的内容,善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释理论观点,善于用惟妙惟肖的比喻解释抽象概念,善于用妙趣横生的幽默与诙谐,善于用旁征博引的典故彰显文化底蕴,善于用亦问亦答的方式引导学员的思路。总之,专题课讲授要正确处理转换政治性语言、学术性语言、教学语言三者之间的关系,根据学员对象进行话语转换,尽量做到语言干练、词准意切、顺口悦耳,“丰而不余一言,约而不失一词”, 既有教学语言的严密精确,又有口头交流的通俗易懂,使学员在轻松愉悦中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培训目的。 《条例》第二十七条指出:“干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应当引导和支持干部教育培训机构积极开展方式方法创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课堂教学的手段也在一直更新,多媒体手段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的应用日渐普遍,取代了“黑板加粉笔”的传统模式,慢慢的变多的教员开始用电脑备课、用课件讲课。多媒体课件是把教学内容通过计算机多媒体(视频、音频、动画)、图片、文字来表述并构成的课堂要件。运用课件教学,只是手段的更新,内在的要求并没有变化。结构合理、层次清晰、内容丰富、时效性强的教学课件,不但有助于学员对授课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而且还有助于学员课后进一步深化学习。 好的课件提纲挈领、内容简洁、图文并茂、绘声绘色,把讲义大纲和关键内容形象直观地呈现出来,便于学员边听边看、边听边记。但需要提醒的是,课件只是专题讲授的辅助手段,类似于黑板板书,讲到哪里就呈现到哪里,起到提示和画龙点睛的作用,不能越俎代庖。专题课讲义、教员讲授、教学课件三者之间,不能混为一谈,必须有明显的区别。而在真实的操作中,有些教员无法脱稿讲授,过分依赖课件,将其变成专题课讲义的翻版,讲课时一页一页地翻课件,一行一行地读课件,这和照本宣科并无区别,导致课堂气氛呆板沉闷。而有些人制作的课件简单粗糙,对讲义内容不做任何提炼和简化,要么是一整段文字,要么是一大堆图表,整个版面满满当当、密密麻麻,让人看起来费时费力。而有些人的课件,过于追求光鲜亮丽,盲目嵌入大量网络图片和音像资料,貌似声像俱现、热热闹闹,实则是华而不实、喧宾夺主,成了“大杂烩”。 《礼记?乐记》有云:“节奏,谓或作或止。作则奏之,止则节之。”就是说,当行则行,当止则止,当快则快,当慢则慢,就是好节奏。专题教学也要有节奏感,使教与学、问与答有规律地交互出现。每位教员上课,都有其特定的节奏。只不过有人用百米跑的节奏,有人用中长跑的节奏,有人用跑跑走走的间歇性节奏。究竟哪一种节奏合适,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专题课教学通常为两到三个小时。接到教学任务时,教员一定要认真核对教学计划,掌握专题课的起止时间,弄清楚给定的时间究竟是多少。进课堂之前,要问问教室里是否挂有时钟,假如没有,教员最好自己佩戴手表,便于把握时间,做到心中有数。教员要善于掌控教学时间进度,根据专题课要求,合理分配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在既定的教学时间内,从容地把主题的科学性、信息的准确性和内涵的充实性恰当地体现出来,做到有教有学、有张有弛、有动有静,节奏有序,以免平均用力或用力过度。 有经验的教员,善于观察学员现场反应,对教学内容随时灵活取舍,重点突出,详略得当,收放自如,还能够不露痕迹地随机应对课堂突发情况。有些教员缺乏时间概念,不善于时间管理,只顾闷着头讲授,开始时不紧不慢,前半段洋洋洒洒,到后半段才发现所剩时间不多,主要内容还没有讲完,更没有讲透,于是又紧赶慢赶,草草收场,结果是前松后紧,整堂课重点不突出、节奏不鲜明,教学目的没办法实现。一般而言,专题课要有课间休息,给学员相应的调整时间和消化时间。学员的注意力和忍耐力是有限的,最好还是不要拖堂。有些教员到了下课时间还在滔滔不绝,殊不知超时很可能是“吃力不讨好”。 |